成长型思维:疑云未散

原文:No Clarity Around Growth Mindset | Slate Star Codex

发表于 2015 年 4 月 8 日,作者:SCOTT ALEXANDER

一、

承认偏见是克服它的第一步,所以我坦白:我对成长型思维怀有强烈偏见。

(简单介绍一下,成长型思维认为,相信能力不重要、只有努力才能决定成功的人,比那些强调能力重要性的人更具韧性、技能、勤奋,面对失败时更能坚持,并在其他诸多方面表现更佳。由此推断,我们只要告诉每个人能力不重要、努力才是关键,就能让所有人变得更优秀。更多详情可参考维基百科)。

这简直太反常了。一个广受欢迎的心理学发现,竟然没有愤世嫉俗者将其贬为昙花一现的潮流?没有政客抨击它是为社会弊病开脱的自我安慰?没有一群油嘴滑舌的研究者说:「什么,你还相信那个理论?难道你不知道它已经无法重复验证,而且早就被白俄罗斯的一项新研究彻底推翻了吗?」我不是说 Carol Dweck 一定和魔鬼做了交易,我只是觉得找不到其他合理的解释。

这就引出了我反对「成长型思维」理论的第二个原因。可靠的研究表明,先天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智商)确实极其重要,而那种认为失败者只是不够努力的普遍偏见实际上是既错误又有害的。社会心理学一直,对否认这一研究结果表现得异常热衷。如果「成长型思维」理论仅仅是继续否认这一点,那也不足为奇。但它更进一步。它不仅(仅仅?)认为能力不重要,还认为正是这种 "能力可能很重要 "的信念导致了人们的失败。据这种理论所说,那些相信能力很重要的人会拒绝努力,逃避挑战,在压力下变得「无助」,从根本上厌恶学习,拒绝付出努力,对自己的「才华」变得自负和防御,对他人撒谎并隐藏失败,甚至可能辍学沾染毒品(这可不是在开玩笑)!相比之下,那些相信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人将会成功,适应良好,并把生活视为一系列充满挑战的冒险。对于像我这样的愤世嫉俗者来说,这简直是自《天路历程》以来最厚重的道德说教,也是自「你之所以看不到超能力,是因为你是个怀疑论者!」以来最方便的解释性政变!

这就引出了我对它持有偏见的第三个原因。它恰好处于一系列最近开始显得有些可疑的研究领域的中心。大多数关于成长型思维的实验都采用了启动法,让参与者进入一种专注于努力或专注于能力的心理状态。然而,近期的启动实验却屡屡无法重复,从而让整个领域的可信度都受到了质疑。此外,成长型思维与刻板印象威胁明显相关,而后者最近也开始显得站不住脚。

因此,我有充分的理由对成长型思维持怀疑和负面态度。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研究竟然如此出色

让我们来看看 Dweck 和 Mueller 在 1998 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这是该领域的一项关键性研究。研究者邀请了128名五年级学生完成各种拼图。首先,他们给学生们一些简单的拼图,所有学生都顺利完成了。随后,研究人员对他们进行了如下表扬:

在这项研究中,所有参与的儿童都收到了积极的评价:「太棒了,你在这些题目上表现得非常出色。你答对了[具体数量]道题。这个成绩相当高!」为了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无论儿童的实际表现如何,他们都被告知自己至少正确回答了 80% 的问题。

随后,研究者将儿童分为三组,给予不同的额外反馈。第一组儿童在初步表扬后,又得到了针对能力的赞扬:「你在解决这些问题上一定很机灵。」第二组儿童则收到了强调努力的表扬:「你一定为这些问题付出了很多努力。」第三组作为对照组,没有得到任何额外的反馈。

这个实验干预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整个实验过程复杂,包含了各种详细的指示和任务,参与者可能在实验室里停留了至少半小时。而真正的实验干预,却仅仅是在一个句子中改变了三个短短的词而已。

然后发生了什么?接受智力赞扬的儿童比接受努力赞扬的儿童更倾向于认为智力比努力更为重要,这一差异具有极高的统计学显著性(p < 0.001)。当给予选择机会时,67% 接受努力赞扬的儿童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导向目标,而在接受智力赞扬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为 8%,差距之大令人震惊!在随后设置的一次必然失败的测试中,接受努力赞扬的儿童更容易将失败归因于自己不够努力,而接受智力赞扬的儿童则更倾向于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聪明(p < 0.001)。面对困难任务时,接受智力赞扬的儿童的平均坚持时间明显短于接受努力赞扬的儿童(3.2 分钟对 4.5 分钟,p < 0.001),他们对活动的享受程度也显著降低(p < 0.001),在后续的可解决问题集上的表现也更差(p 值同样显著)。这些发现并非孤例。研究团队在后续针对白人、非裔美国人和西班牙裔学生的一系列研究中反复验证了这些结果,不同种族背景的学生均呈现出相同的模式。

让我们来看看一项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分析。心理学家 Dweck 使用了一种名为 IAR 的测试,将儿童分为两组:一组认为努力更重要(称为「掌控型」),另一组认为能力更重要(称为「无助型」)。随后,她给所有儿童布置了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观察他们的反应——更准确地说,是测试两组儿童在面对困难时能够持续有效工作的时间长短。研究结果非常显著——在每组 30 名受试者中,11 名掌控型儿童在失败后反而更加努力,而无助型组中没有一个孩子这样做。21 名无助型儿童在失败后就放弃了努力,而掌控型组中只有 4 名儿童如此。Dweck 描述说,掌控型儿童会说「我喜欢挑战」之类的话,而无助型儿童则恳求允许他们停止任务。

这项研究的结果令人匪夷所思。它呈现出一组数据为 100%,而另一组则为 0% 的极端对比。这要么意味着研究中存在重大疏漏,要么表明这个用于区分掌控型儿童和无助型儿童的简单测试在心理学领域总能产生最显著的效果,而且从未失准。测试结果显示,所有认为能力对成功至关重要的儿童中,竟然没有一个会监控自己的进步。相比之下,超过 95% 认为努力更重要的儿童会这样做。同样,前一组儿童中没有一个对自己的进步表示积极,而后一组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儿童会对自己的进步做出正面评价。

img

通常情况下,我会怀疑这些结果是伪造的。但是,我尝试了所有常见的识别伪造结果的方法,却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更令人惊讶的是,即便是世界上最大胆的造假者,也不敢编造如此极端的数据。此外,一项涵盖所有成长型思维研究的元分析虽然发现了更为温和但仍然一致的效果,却只显示出轻微的发表偏倚。

那么,我们是否该得出结论:成长型思维是心理学中唯一能产生巨大效应且始终有效的概念?还是说,Carol Dweck 真的与魔鬼做了交易,用她的永恒灵魂换取了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研究结果?

老实说,我也说不准。不过,有几点原因让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解释。在此我必须坦白,这个话题已经超出了我的专业范畴。我发这篇帖子,纯粹是希望能引发更深入的讨论。

二、

让我感到困扰的第一件事是历史。

我一直在努力追溯其起源故事,但这条线索相当错综复杂。它似乎源于 Carol Dweck 和几位合作者在七十年代进行的几项研究。然而,这些研究普遍发现,相信天赋能力是一种积极因素,与相信成长型思维并存,而那些将成功或失败归咎于坏运气或外部因素(比如考试作弊,顺便说一句,这种情况总是存在)的孩子才是问题所在。

这一类型的优秀例子是儿童中的习得性无助与强化责任感。其摘要描述了这一发现:「表现大幅下降的受试者是那些对行为结果承担较少个人责任的人……以及那些在承担责任时,将成功与失败归因于能力的有无而非努力程度的人。」

但这种似乎是这张表格的一种有偏向性的解读:

img

研究结果显示,「坚韧型」儿童(即在面对失败时仍能坚持的孩子)比「无助型」儿童(即遇到挫折就放弃的孩子)更倾向于认为能力在他们的成功(I+a)和失败(I-a)中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在这项样本量为 10 的研究中,这些差异并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但在所研究的四种成功与性别组合中均呈现出一致趋势。该研究的核心发现是,那些将成败归因于稳定因素(无论是努力还是能力)的孩子,其表现优于那些没有固定归因方式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Dweck 在《期望和归因的作用》一文中声称:「坚韧型儿童和无助型儿童在将成功归因于能力的程度上并无显著差异。」然而,仔细审视原文后会发现,这又是一个坚韧型儿童实际上更强调能力重要性的案例。之所以未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主要是因为该研究的总样本量仅为 12 名儿童。

(关于这项研究,我还想补充几点看法。Dweck 比较了两种干预方法,旨在减少儿童的无助感,提高他们应对失败的能力。第一种方法是给孩子们一系列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必然能够成功,并因此感到自己很聪明。第二种方法则是给孩子们一些他们注定无法解决的难题,然后告诉他们失败的原因是不够努力。最后,两组孩子都被要求挑战一些极其困难的问题,以观察他们会投入多少努力。结果显示,之前接触过不可能完成的问题的孩子,比那些因只接触简单问题而感到自己很聪明的孩子表现更好。Dweck 将此解释为:告诉孩子要努力工作能减少他们的无助感。然而在我看来,更为明显的结论是:习惯于失败的孩子在面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比那些一直被人为制造成功体验的孩子更不容易感到困惑和慌乱。)

此外,还有这项研究,它是我在第一部分提到的第二项研究的预备性工作。这项研究是否表明掌握导向型儿童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无助型儿童?确实如此。但让我们来看看讨论部分的这段内容:

研究结果揭示了无助儿童和掌控导向儿童在面对失败时,其表现模式和言语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无助儿童如预期般将失败归因于不可控因素,但掌控导向儿童却没有对自己的失败做出解释。

然而,仔细分析数据后,这一结论似乎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img

数据显示,掌控导向的儿童将失败归因于最不可控因素——坏运气的可能性是其他儿童的约 6 倍。同样,他们将失败归因于任务「不公平」的可能性也是其他儿童的约 6 倍。这一发现与之前的所有研究,包括 Dweck 自己的研究结果,都存在矛盾。归因理论作为一个广受关注且被 Dweck 本人认可的研究领域,普遍认为将事物归因于运气是不可取的,而归因于能力,虽然不如归因于努力,但也被视为相对积极的态度。然而,Dweck 的研究却得出了令人意外的结论:使用能力归因的儿童普遍表现不佳,反而是那些将失败归因于运气或世界不公平的儿童表现出色。

我专门挑选这几项小型研究来评论,可能有失公允,毕竟还有那么多其他研究。但事实是,这些是最早的相关研究,而且许多评论文章只引用了这些研究和几篇据我所知从未正式发表的论文。因此,我只能基于这些有限的资料来分析。根据我掌握的情况,我发现直到 1980 年左右,包括 Dweck 在内的每项研究都认为,相信自身能力是一种保护因素。然而,这种观点突然消失了,反而变成了一种有害的「瘟疫」。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也不得而知。

三、

第二个让我感到困扰的是从纵向观察的结果。

按照 Dweck 的理论,那些抱持无助感、固定思维、相信先天能力的孩子是这样的:「...他们过分关注自己是否有才能以及如何展现才能,以至于从未真正发挥出全部潜力。在固定思维模式下,首要原则是不惜一切代价展示才能。其次是不要过分努力工作或练习...因为不得不努力会让人怀疑你的能力。第三,遇到挫折就逃避。他们会说『我会试图在下次考试中作弊』之类的话。他们找借口,责怪他人,通过贬低表现更差的人来让自己感觉良好。」

这些人听起来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显然 Dweck 也赞同这种解读:

「几乎所有卓越的运动员——例如迈克尔·乔丹、杰基·乔伊纳-基尔西、泰格·伍兹等——都具备成长型思维。这些运动员无一例外地并非仅仅依靠天赋…大量研究反复证明,成长型思维能够培养更积极健康的练习和学习态度,促进对反馈的渴求,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带来显著的表现提升…从长远来看,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似乎获得了优势,并开始在表现上超越那些固定思维模式的同侪。」

哥儿们,如果固定型思维的学生普遍比成长型思维的学生表现更出色,那岂不是很尴尬?

[Aronson、Fried 和 Good 2001 年的研究](http://steinhardt.nyu.edu/scmsAdmin/uploads/004/308/Aronson Fried Good.pdf)乍看之下似乎是又一项支持成长型思维的令人瞩目的研究。他们对大学生进行了仅仅半小时的成长型思维培训,却发现几个月后这些学生的成绩仍然保持更高水平(这种效果如此惊人,以至于我专门写文讨论过)。然而,他们似乎是事后才想起要测量学生的一般成长型思维水平,以及干预前的一些学业表现指标。

img

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高度成长型思维的学生 GPA 较低(效应量可观但统计上不显著),SAT 分数也较低(且在统计上显著)。

研究者们显然对这一结果感到不安,但他们却提出了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建议:SAT 成绩一般的人会通过自我暗示「能力并不重要」或「能力根本不存在」来保护自己那本就所剩无几的自尊。

诚然,这种说法可能确有道理。(有评论者提出了一个同样发人深省的观点:天资聪颖的人往往只依赖其与生俱来的智力,很少付出额外努力。因此,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他们自然会认为能力才是关键,而努力并不那么重要。)

然而,如果我们全盘接受 Dweck 的理论,那么具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就会被描绘成令人惊叹的超级英雄,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会被贴上一无是处的标签——他们厌恶学习,遇到困难就立即放弃,甚至不惜作弊。但现实世界远比理论复杂。无论成长型思维的效果有多大,它都完全被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效应所掩盖了——即低 SAT 分数者为了保护自尊而产生的心理防御机制。

这项研究还揭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结果:与白人相比,黑人更倾向于相信智力是可塑的,更认同成长型思维的观点。这一发现颇具讽刺意味:一方面,黑人在学业表现上普遍落后于白人;另一方面,推广成长型思维的初衷之一恰恰是为了解释少数族裔学习成绩不佳的问题。

这一发现并非孤例。例如,Furnham 在 2003 年对伦敦大学学院学生的研究表明,思维模式与学业成绩并无显著关联。据我所知,宾夕法尼亚州也有类似的研究结果,尽管我未能找到具体文献。

仔细审视 Dweck 的研究,我们甚至能发现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她的研究中有一个常被忽视的特点:那些被归类为「无助」的孩子和「掌握导向」的孩子在初始阶段的表现总是不相上下。只有在 Dweck 通过失败经历给他们施加压力后,两组孩子才表现出明显差异——掌握导向的孩子能够从容应对,而无助的孩子则每况愈下。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对象都是五年级的学生!两组儿童在第一组问题上表现相当,这意味着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所谓「无助」、「固定型思维」、「厌恶工作」的特质并未影响他们掌握五年级水平知识的能力!更有趣的是,在这项研究中,固定型思维的孩子起初表现甚至更佳。我未能找到任何证据表明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初始阶段表现更优。

有趣的是,当对她的论点有利时,Dweck 本人也承认:

一些最聪明、最有才能的人也表现出这种不适应的行为模式。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那些能力欠缺或曾经失败的人才会(恰当地)回避困难任务,或在面对挑战时表现得不堪一击。

然而,我认为她并没有充分领会这一论述的深层含义。尽管固定型思维模式似乎注定会导致失败,但这些人却已经成为「最聪明、最有才能的个体」。

事实上,最近有一些针对天才学生、精英大学学生或顶级运动员的成长型思维研究。这些研究都例行公事地表明,具有固定型思维的人在研究者设计的任何随机、人为的情境中表现都要差得多。但截至目前,还没有人指出,在斯坦福这样的顶尖学府中,这类人的比例似乎与其他地方相差无几。如果成长型思维真的如此重要,你会预期在斯坦福遇到固定型思维的人应该像遇到智商低于 100 的人一样罕见。考虑到你几乎找不到后者,却不难找到一堆前者来研究成长型思维模式有多好,这似乎表明智商确实很重要,而成长型思维并非如此。

在心理学研究中,持固定型思维的参与者往往表现得极其糟糕,仿佛完全丧失了学习能力和工作动力。然而,在研究情境之外,他们的表现却与持成长型思维的同龄人不相上下,有时甚至更为出色。这种鲜明的反差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老实说,我对此也感到十分困惑。

四、

第三个让我感到困扰的是《失败后的表现缺陷》这项研究。尽管这项研究来自一个很可能并不存在的城市里的大学,但它却出人意料地有意思。

他们采用了一个与 Dweck 实验相似的方法。首先,让孩子们完成一组问题。然后,给他们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再给他们更多的问题,以观察他们是否因为在无法解决的问题上的失败而产生了「习得性无助」。根据 Dweck 的理论,固定型思维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而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则不会。虽然 Bielefeld 的团队并非专门研究成长型思维,但他们确实发现,有一群孩子在经历失败后变得慌乱,不再愿意尝试,此后的表现也大幅下滑。

随后,研究人员对实验进行了创新和重复。这一次,他们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匿名环境,确保没有人能够知道每个孩子的个人表现。他们告诉孩子们将被分到不同的团队中,每个团队成员的分数会在公布前合并计算。这种设计使得孩子们可以毫无顾虑地尝试,即使失败也不会对他们个人造成任何负面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经历失败后,儿童的表现与失败前完全一致,没有出现任何退步。同时,也没有观察到任何为了维护自尊而突然放弃的「固定型思维」群体。

这一发现似乎与思维模式理论存在一定出入。根据思维模式理论,人们的行为应该受到其根深蒂固信念的影响。理论预期,当固定型思维的孩子遭遇失败时,她会认定自己不够聪明,无法改变这一事实,因而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后续问题中故意表现糟糕,以此来抗议这个未能识别她才能的不公世界等等。然而,实际研究中观察到的失败反应似乎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社会性角色。Bielefeld 的研究团队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自尊保护」,但这种解释在我看来并不完全令人信服。因为如果他们真的只是担心自尊,那么即使在没有人知道他们表现的情况下,他们也应该会感到忧虑。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自尊和他人评价之间的某种互动。固定型思维的人在科学家面前公开失败时会感到慌乱。这种反应本身并不算特别奇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为什么这种反应会与相信先天能力的观念存在关联。

我们可以假设,「强调先天能力的人」和「强调努力工作的人」之间的区别反映了一种更广泛的差异。有些人真心渴望在某项任务中取得成功;而另一些人只是在走过场,敷衍了事,然后宣称「我已经尽力了」。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将第一组参与者置于一位看起来颇具权威的科学家面前,要求他们解决一个问题,但实际上确保他们无法成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将失败视为一种巨大的耻辱——他们本应该取得成果,却未能如愿。结果,他们会变得异常焦虑,而这种焦虑不可避免低会影响他们的表现。

现在,把第二组参与者也置于一位看起来很有权威的科学家面前。他们会迅速意识到,只要在科学家叫停前花几分钟写些看起来大致相关的内容,就可以声称自己尝试过了,没人能对此有什么异议。于是他们采取这种策略,然后理直气壮地要求获得一个「A」来表彰他们的努力。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完全不会感到焦虑,因此他们的表现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现在,如果将这两组参与者单独置于私密环境中,他们都不会感到任何羞辱,而且他们的表现也基本相当。

现在让我们把这两组人置于现实生活中。追求成功的群体会研究如何最有效地学习;而注重形式的群体则会精确计算出他们需要投入多少学习时间,才能在失败时不被他人责备,然后恰好投入那么多时间。你会发现,尽管追求成功的群体在 Dweck 式的实验中表现不佳,但他们在学校的实际表现却略胜一筹。

如果实验者表扬孩子们的勤奋努力,他们会认为实验者只看重他们投入的精力。因此,当面对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时,孩子们会毫无意义地绞尽脑汁,因为他们以为这正是实验者想要看到的。相反,如果实验者赞赏孩子们的能力,他们会觉得实验者真正期望他们能够正确解决问题。当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孩子们会坦然承认,并预料到实验者可能会感到失望。

我怀疑这并非成长型思维背后的真正机制,因为它恰好迎合了我个人的偏见,就像思维模式理论迎合了其他人的偏见一样。然而,我认为这表明我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而这些理论都能在某种程度上解释部分实验结果。

五、

在结束之前,我想纠正一个关于成长型思维的重大误解。虽然 Dweck 本人基本上避免了这个错误,但她的追随者们却经常严重地犯这个错误。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名为《为什么成长型思维是学习的唯一途径》的文章,它很好地体现了这种误解:

[有些人认为]一个人的智商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你只能胜任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在足球、约会或冒险等领域永远不可能有明显进步。在这种观念下,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征似乎都被预先确定了,宛如一张精确绘制的地图。然而,这种思维方式的危害在于,它会让人变得自满,削弱自尊心,并扼杀了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和进步。

简而言之,这种固定型思维就像一种智力上的顽疾,而且显然与现实情况不符。

文章进一步展示了成长型思维如何证明「天赋」是一个「神话」,这一观点在诸如揭穿天才神话学习神话:为什么我永远不会告诉我的儿子他很聪明等成长型思维倡导者的文章中被反复提及,以及这位女士所说的我们需要揭穿天生才华的观念

假设我在第一至第四部分中所述的一切都是错误的,而成长型思维完全如所述般百分之百正确。

这仍然无法提供丝毫证据来反驳这样一个观点:天赋/智商/或其他任何内在因素,无疑是决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让我们深入思考一个问题。众多研究表明,坚定的宗教信仰能带来诸多益处:延长寿命提高幸福感降低抑郁风险,甚至减少犯罪行为。毫无疑问,信仰(以基督教为例)能给人的生活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然而,没有人会轻率地认为这就证明了基督教的真实性。事实上,这甚至不能暗示基督教是真实的。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思维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相信智力主要是可塑的会带来许多积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智力真的主要是可塑的。让我们看一下这张简单的示意图:

img

假设这是 Dweck 进行的一项针对三个孩子的实验。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先天才能,用点 1 表示。在他们树立成长型思维,保持正确态度并努力练习后,他们的能力达到了点 2 的水平。

关于这个模型,有两点同时成立。首先,Dweck 的所有实验结果在现实世界中得到了完全验证。具有成长型思维并付出努力和实践的孩子,表现确实优于那些没有这种思维的孩子。如果将众多个体汇集成组进行比较,成长型思维组的平均表现必然优于固定型思维组。智力是可塑的,如果不肯下功夫练习,就无法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其次,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主要源于先天才能的不同。以 Alice、Bob 和 Carol 为例:Alice 无论多么刻苦,永远无法达到 Bob 的水平。Bob 如果非常努力地练习,可能会超越 Carol 的起点,但若 Carol 付出同样的努力,Bob 就永远无法赶上她。Alice 和 Carol 之间存在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是成长型思维理论完全无法解释的。

这里有一张相对不错的图表——之所以说「相对不错」,是因为它不是出自我手。我是从互联网上为数不多的对成长型思维持批评态度的资料中找到的,具体来源是这两个网站之一

img

关于成绩落后的学生为何表现不佳,我们可以无休止地争论:是因为他们身体状况不好?基因劣势?成长环境欠佳?还是社会结构对他们不利?实际上,我们之前在这里已经就这个话题争论过很多次了,每次讨论都相当精彩。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具体原因并非关键所在。如果成功完全取决于付出的努力,那么我们似乎会看到贫困儿童付出的努力呈现出令人惊讶的线性递减。但是,明智之人不会支持这种理论。

有趣的是,在这一点上,坚定的生物决定论者和顽固的社会主义者达成了罕见的共识:告诉孩子们他们失败是因为缺乏正确的工作态度,这种做法实在是糟糕透顶。这种说法通常是错误的,而且会严重打击孩子们的自尊心。行为遗传学研究清楚地表明,学业和体育成就至少有 50% 是由基因决定的;而众多社会学家则致力于证明,在一个存在偏见的社会中,个人所处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剩余的成就。如果一个天生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可能最终会达到上文提到的 A2 水平。否认这一点而坚持「一切都取决于你的努力程度」的观点,无疑会冒犯到左右两派理性人士的敏感神经。

让我们回到前面提到的 1975 年那篇关于「期望和归因作用」的论文,仔细审视一下为帮助这些陷入固定型思维的学生所提出的干预措施:

研究人员挑选了 12 名极度缺乏自信的儿童,测试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解决数学题的能力。他们将目标设定为比每个孩子通常能完成的题量多一道。在测试中,当孩子还差一两题就达标时就被叫停,随后研究人员会将他们的失败归咎于努力不足。

简而言之,这项实验就是挑选最脆弱的对象,给他们布置注定会失败的任务,然后指责他们失败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就像一只靴子无休止地践踏着一张人脸,还不断说:「你的问题在于没有足够努力地避免被踩踏。」

或许这种做法确实有其价值,如果它能培养出一种成长型思维,让孩子在学业、运动和今后的生活中更加成功。但这并非在「揭穿天才的神话」。天赋依然至关重要,就像勤奋、财富、健康、特权等其他因素一样。实际上,你是在对孩子们讲述一个「高尚的谎言」,因为你认为这个谎言是有益的。你可以为自己开脱说:「我们并非否认现实,只是有选择地强调了现实的某些方面。」但归根结底,这就是你在做的事。如果你认为这符合你的道德准则,那就继续吧。

然而,我仍持保留态度。诚然,有一些非常出色的研究——或许可以说是巧妙得令人叹为观止的研究——表明这一理论在某些实验环境中确实有效。它背后不仅有大量扎实的研究成果作支撑,还赢得了众多杰出学者的支持。但与此同时,也有其他研究显示,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无法测量到它的任何长期效果。更有一些研究可能(或者也可能不会?)以其他方式与该理论的预测相矛盾。对于如何协调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我只能说是管中窥豹,难以全面把握。因此,我非常期待能听到那些对此有更深入了解的人的见解。

我个人尚未阅读过 Dweck 的著作,但对于任何想要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人来说,研读她的书无疑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下一步。